为进一步推动“守正创新、铸魂育人”市级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4月12日学校召开了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工作汇报会。副校长骆红、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公共基础教学部负责同志及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全体成员通过视频形式参加了会议。
会上,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张丽瑶从团队建设目标、当前完成的工作及创新点、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四方面进行了汇报。教学创新团队围绕建设任务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开展团队建设,设计了主题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十九届六中全会”、“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等多节时政专题课,立足“第一课堂”,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团队还将定期开展集体备课,通过打造示范课和总结教学案例,丰富思政课程资源库,提升团队教师的教学能力;尝试创新设计具有思政特色的记分册和作业集,以期形成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工作安排,通过主动参与、设计、组织系列主题活动,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喜迎党的二十大。
公共基础教学部部长张兆玲、副部长赵敏结合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补充,提出团队建设既要有形式的创新,也要有内容的创新,要将课程内容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起来,凸显思政课的育人时效。
教务处主任穆银艳、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杨柳、教务处副主任韩金艳、王丽分别从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要凸显“团队性”、提高政治敏锐性、体现“创新性”、突出“大思政”、做好团队规划、加强团队教研和发挥团队影响力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骆红对做好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政治意识要强,政治信念要牢。团队成员要提高政治站位,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时政内容,自觉带头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要求,思政课要常讲常新,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政治立场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学理基础要厚、师德师风要正。团队成员要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既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还要具有扎实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这是思政课教师的“看家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团队成员要带头提高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注重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良好的师德师风带头践行立德树人任务。三是业务能力要强,育人水平要高。团队成员要发挥年轻的优势,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将新媒体工具、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相融合,探索多元参与、双向互动、线上线下结合等新的教学模式。四是要有“大思政”格局,拓宽思政教育的视野。团队成员要凸显示范引领作用,不仅要在课堂上讲授思政课,还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活动中去,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增强思政课的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