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4月23日,学校组织学生代表前往天津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参观学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的法治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为构建平安校园奠定坚实基础。
1
天津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面积2000余平方米,设有序厅、宪法教育区、民法典主题区、未成年人保护及预防违法犯罪区、中外法治文化区、法治资源教室、法治实践模拟区、沉浸式防震减灾动感体验馆等八大区域。基地以宪法教育为核心,利用“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法治学习体验。
活动伊始,同学们在基地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进行了宪法教育、民法典教育、中外法律史三个模块的学习。在宪法教育区,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和互动式体验,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宪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宪法与国家、社会、公民的紧密联系。在民法典主题区,同学们学习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明白了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中外法律史的学习,则让大家领略了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历程,拓宽了法律视野。
随后,同学们迎来了充满趣味的互动体验环节。在“小治快跑” 体感互动游戏区域,同学们通过身体动作控制屏幕上的角色,在游戏过程中学习法律知识,寓教于乐,现场气氛热烈。知识竞答活动更是激发了同学们的进取心,大家积极思考、踊跃答题,在激烈的竞争中巩固了所学的法律知识。
最令同学们印象深刻的,当属模拟法庭实践活动。此次模拟法庭选取了真实案件改编的案例。同学们分别扮演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辩护人等角色,完整演绎了庭审过程。参与模拟法庭的同学们表示,通过这次亲身体验,不仅了解了庭审相关纪律和审判流程,更深刻感受到了法律的庄严和公正。“以前觉得法庭很神秘,通过这次模拟法庭,我明白了每一个司法环节都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法律的公正和权威不容置疑。”扮演审判员的郑宥熙同学感慨地说。
在平安校园建设相关内容的学习参观中,基地围绕防校园欺凌、防毒品进校园等主题,通过图文展示、案例分析、实物模型等多种形式,向同学们普及相关知识和应对方法。同学们还体验了模拟报警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模拟报警体验区,同学们拿起电话,按照提示准确报告警情,学习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正确求助。
活动最后,同学们来到了宪法宣誓厅。在庄严的宣誓台前,同学们整齐列队,右手握拳,庄严宣誓。誓言铿锵,回荡在宣誓厅内,也深深印刻在每一位同学的心中。通过模拟宪法宣誓仪式,同学们进一步增强了对宪法的敬畏之心,坚定了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决心。
学校今后将继续加强与天津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的合作,组织更多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法治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